老李翻看财报时发现个魔幻现实:京东方2024年扣掉杂七杂八费用的真实利润是38亿。 而隔壁中远海控呢? 光是把钱存在银行收利息,再扣掉自己借钱的成本,净利息收入就有32亿。 一家全球面板霸主忙活一整年,赚的辛苦钱只比另一家公司躺赚的利息多6个亿。
老李盯着数据愣了半晌:“当年我差点买了京东方股票,就图它便宜——几块钱一股,全球第一,听着多提气! 现在想想真后背发凉......”
一、数字会说话:38亿 VS 32亿的残酷对比
京东方去年营收冲到1984亿,和中远海控的2339亿基本处于同一量级。 但走到利润这一步,差距就撕裂了:京东方扣非净利润38亿,中远海控利息净收入32亿。 换句话说,面板巨头累死累活的成果,被航运公司的“睡后收入”轻松逼近。
这还不是京东方的“史上最差”。 2021年赶上疫情宅家潮,面板价格飞涨,京东方扣非净利润一度冲到239亿。 谁知好景不长,2022年和2023年直接跌到亏损。 2024年好不容易爬回38亿,但这点利润在高耸入云的成本面前,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。
二、烧钱机器:固定资产2049亿背后的血泪账
翻开京东方的家底,4300亿总资产里,光是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就堆到2049亿。 加上302亿在建工程,占掉总资产的半壁江山。 这些庞大设备每年要吃掉369亿折旧费——相当于把19%的营收直接烧成灰。
更扎心的还在后面。 京东方去年还在砸钱扩建:630亿搞AMOLED产线,290亿押注新型显示产线。 光成都8.6代线就要和三星硬碰硬。 而重庆B12项目已经成了“出血点”——去年亏超20亿,直接把小股东拖累到贡献了-12亿亏损。
三、库存劫:233亿存货悬着大刀
仓库里的面板更让老李心惊胆战。 账上301亿存货,公司自己就先计提了68亿减值准备。 其中库存商品150亿,减值准备就占到40亿,比例高达26.7%。 也就是说,仓库里每囤4块钱的面板,就有1块钱可能烂在手里。
面板行业价格波动堪比过山车。今天还在赚钱的型号,明天可能因为竞争对手降价直接变废铁。 这导致京东方过去五年计提的存货减值超过200亿,比同期利润总和还高。
四、借债狂奔:1454亿借款压弯腰
为了伺候这些“吞金兽”,京东方背上了天文数字的债务。 短期借款16亿、长期借款1009亿、一年内到期借款429亿,合计1454亿借款把负债率推到52.4%。 行业人士直呼:“这哪是做面板,分明是开银行!”
1454亿什么概念? 按京东方每年30亿左右的利润水平,要还清得花48年。 更残酷的是,这些债务光利息每年就吞噬掉数十亿——38亿利润里,近三成要拿来给银行打工。
五、研发迷局:22745人换不回利润
财报里有个数据很亮眼:研发费用131亿,研发人员22745名,累计专利超10万件。 但诡异的是,这么庞大的研发军团砸进去的钱,产生的直接回报几乎看不见——扣非净利润38亿,不到研发费用的零头。
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高达6.6%,远高于制造业3%的平均线。 可惜这些专利多集中在屏幕面板改进、传感器等领域,缺少像三星手机那样可以自主收割利润的应用终端。 在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,迟迟无法变成真金白银。
六、百万散户梦碎:ROE 4%的残酷真相
京东方A股股东数高达100万,仅次于“散户大本营”东方财富。 很多人和老李当初想法一样:“股价才三块多,国家战略产业,买着安心! ”但现实骨感到刺眼:净资产收益率(ROE)只有4.05%。
作为对比,中远海控在景气年份能给出60%的ROE,低谷期也有10%。 而银行理财普遍收益在3%左右——这意味着持有京东方股票的真实回报,跟存银行差不了多少,风险却高出天际。
当你在股东大会听说公司又投资了300亿新产线,隔壁中远海控股东却在讨论怎么花掉账上2000亿现金。 百万散户终于看清,自己押注的“大国重器”梦,不过是设备折旧清单上的一串零。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国汇策略-最大的线上实盘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怎么开户-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