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6-10日,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上海三甲港绿地会议中心举行。本届大会以"科技赋能•新质未来"为主题,汇聚全球4000余名行业代表,共同探讨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双主线发展路径。作为金属领域全生命周期合作伙伴,西马克集团以赞助单位身份深度参与,其董事、首席技术官Thomas Hansmann博士,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郎崇道(Peter Langner),中国区首席销售官马丽华等出席了大会。会上,Thomas Hansmann博士与西马克集团中国区自动化、数字化和服务副总裁林君分别在 "绿色赋能-绿色技术"论坛及"钢铁行业智能化技术交流会"上发言,分享了西马克集团在绿色钢铁和数字化领域的成果与见解。
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现场
Thomas Hansmann博士:绿色转型需兼顾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持续性
在8月7日"绿色赋能-绿色技术"论坛讨论环节,Thomas Hansmann博士指出钢铁行业脱碳的核心矛盾:"从技术层面看,钢铁工业脱碳完全可行;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实现经济可行性。"
他基于西马克全球实践提出钢铁行业脱碳三大路径:能源成本将主导技术路线选择——澳大利亚、北欧等低能源成本地区将推广直接还原DRI技术;废钢资源丰富区扩大电炉产能,高能源成本区则倾向炼铁与炼钢工序脱钩;在基础设施较新的中国等地区,高炉仍具战略价值,需通过CCUS(碳捕获、利用和存储)及现有设施优化(如氨能系统)挖掘减排潜力。未来十年,基于这三种区域特性发展起来的高炉、废钢基电炉和DRI技术将形成"三分天下"的均势格局,而非单一技术主导。"总之,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和适应性结合——以及针对区域复杂性的定制解决方案。"他总结道。
Thomas Hansmann博士在论坛中强调西马克集团战略定位:"我们坚信,灵活技术是实现可持续脱碳的核心。以创新方案如EcoSystem EASyMelt为例,它通过定制化设计适配不同区域能源条件,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优化能效。同时,我们正突破电炉技术瓶颈以提升废钢冶炼品质,并通过OBF电熔分炉、流化床等技术高效利用低品位铁矿资源。下游生产环节的全面电气化也是重点推进方向。应对行业挑战也离不开全球协作——例如与鞍钢的联合研发,正是依托西马克全球专家网络实现技术共进的关键实践。"
西马克集团董事、首席技术官Thomas Hansmann博士
国汇策略-最大的线上实盘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怎么开户-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